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给我国各个产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,诸多企业在感受压力之余,更在积极思考如何主动走出去迎接挑战。作为国际竞争力较强、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纺织业,在面对挑战时,是不是有了准备呢?
尽管纺织行业有压锭减产的任务,但是纺织行业毕竟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。据统计,1998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.8%,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的23.3%。从1990年—1998年,纺织品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.1%,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,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第一位。与此同时,我国纺织业发展还有一些有利的因素,因而在生产上有较强的竞争力。
据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副司长汪烈介绍,中国的纺织业其实早已经“走出去”了。
他介绍说,中国纺织业的“走出去”大概经历了这么一些阶段:首先是一些援外项目,这从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就开始了。特别是在非洲,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在当地帮助建立了一些纺织项目。第二阶段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。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,一些企业为了开拓国外市场,纷纷在非洲、南美等地开办工厂,比如上海在牙买加,宁波在墨西哥等。这些企业利用当地的原材料,就地生产、就地销售,并赢得利润。第三个阶段是从去年年底开始,国家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,并且放宽了贷款限制,同时对于产品出口提供了一些方便。这样,出口企业可能有了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,更加方便地获得资金,对企业进行改造,有力地推动了纺织企业的出口。
因此,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,“走出去”并不是陌生的名词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也更加方便。
当然,有关专家指出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。
一般来说,纺织行业出口产品主要有三大部分:服装产品、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。据汪烈介绍,目前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中,服装产品占70%左右,而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只占很少的一部分。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的需求则是:服装占40%,家用和工业用纺织品分别为35%和25%。从这一比较就可以看出,我国出口的纺织产品结构不甚合理,不甚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。
中国出口的纺织品,除了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外,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高也是一个问题。尽管这几年来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质量和档次有了一定的提高,摆脱了以往中国纺织品只能进地摊的命运。但目前中国纺织品企业整体水平参差不齐,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,出口的高档商品不多,而品牌产品就更少。出口一般商品的附加值少,利润也相对较少。
当然,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因素还有很多,比如目前我国出口纺织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,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。首先从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结构来看,产业用布所占的比例很少,而产业用布往往是科技含量很高的,比如外科手术用布,航空航天用布等。目前我国有些产业用布的产量很小,根本就不能满足需要,有的甚至还不能生产。另外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,人们除了要求服装的美观外,还要求服装有舒适、保暖、保健、抗菌等功能。在这些方面,我国的纺织品还都不能满足需求。
尽管有这些问题,我国纺织行业也有自身的优势。其中,除了纺织行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比较悠久,对外出口的发展较快外,我国纺织行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也有很多可取之处,有很多行之有效的东西。同时,我国纺织行业在技术、人才等方面有“走出去”的能力。
至于纺织行业“走出去”的前景如何,汪副司长认为,由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,很难作一个总体的评价,但是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是不成问题的。同时,随着政府有关政策的出台,加入WTO步伐的加快,纺织行业“走出去”的前景看好。